




宣告死亡是指自然人离开自己的住所,下落不明达到法定期限,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由人民法院宣告其死亡的法律制度。它是人民法院以判决的方式推定自然人死亡。法律上设立宣告死亡制度,对结束下落不明的自然人与他人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不稳定状况,稳定社会经济生活是有重要意义的。
宣告自然人死亡须具备的条件:
(一)自然人下落不明须达到法定的期间
一般情况下,自然人离开住所下落不明满4年的;或因意外事件下落不明,从事件发生之日起满2年的,利害关系人可以申请宣告他死亡。因意外事件下落不明,经有关机关证明该自然人不可能生存的,申请宣告死亡不受2年时间的限制。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的,申请宣告死亡的失踪期间适用4年的规定。下落不明的起算时间,从自然人音讯消失之次日起算。
(二)须有利害关系人的申请
申请宣告死亡的利害关系人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其他有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人,如债权人、债务人、人寿保险合同的受益人。只有利害关系人提出宣告死亡的申请,人民法院才能依法作出死亡宣告。宣告失踪不是宣告死亡的必经程序,自然人下落不明,符合申请宣告死亡的条件,利害关系人可以不经申请宣告失踪而直接申请宣告死亡。但利害关系人只申请宣告失踪的,应当宣告失踪。对同一自然人,有的利害关系人申请宣告死亡,有的利害关系人申请宣告失踪,符合宣告死亡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宣告死亡。
(三)须由人民法院进行宣告
宣告死亡的案件只能由人民法院审理,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无权宣告自然人死亡。人民法院受理宣告死亡的案件后,须发出寻找失踪人的公告。宣告死亡的公告期间为1年,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经有关机关证明该自然人不可能生存的,宣告死亡的公告期间为3个月。公告期间届满仍不能确定失踪人尚生存的,人民法院才能依法对其作出死亡宣告。人民法院判决宣告公民失踪后,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失踪人死亡,从失踪的次日起满4年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宣告失踪的判决即是该公民失踪的证明,审理中仍应依照《民事诉讼法》第185条的规定进行公告。人民法院发出寻找失踪人的公告的期间,不包括在被宣告死亡的自然人下落不明所须达到的法定期间之内。
依据《民法典》第48条,被宣告死亡的人,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判决作出之日视为其死亡的日期;因意外事件下落不明宣告死亡的,意外事件发生之日视为其死亡的日期。
第四十六条 自然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该自然人死亡:
(一)下落不明满四年;
(二)因意外事件,下落不明满二年。
因意外事件下落不明,经有关机关证明该自然人不可能生存的,申请宣告死亡不受二年时间的限制。
第四十七条 对同一自然人,有的利害关系人申请宣告死亡,有的利害关系人申请宣告失踪,符合本法规定的宣告死亡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宣告死亡。
查看原文第四十八条 被宣告死亡的人,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判决作出之日视为其死亡的日期;因意外事件下落不明宣告死亡的,意外事件发生之日视为其死亡的日期。
查看原文第四十九条 自然人被宣告死亡但是并未死亡的,不影响该自然人在被宣告死亡期间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查看原文第五十条 被宣告死亡的人重新出现,经本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申请,人民法院应当撤销死亡宣告。
查看原文第五十一条 被宣告死亡的人的婚姻关系,自死亡宣告之日起消除。死亡宣告被撤销的,婚姻关系自撤销死亡宣告之日起自行恢复。但是,其配偶再婚或者向婚姻登记机关书面声明不愿意恢复的除外。
查看原文第五十二条 被宣告死亡的人在被宣告死亡期间,其子女被他人依法收养的,在死亡宣告被撤销后,不得以未经本人同意为由主张收养行为无效。
查看原文
-
该案涉及到警方的办案实务问题,具体行为不知道具体细节无法进行评述,但是可以就立案问题给您解释。
立案是指,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应当按照管辖范围,立案侦查。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的,或者被害人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的,人民检察院应当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的,应当通知公安机关立案,公安机关接到通知后应当立案。
1358人看过 1个回答
-
1.刑期相差6个月。
2.减刑的差别:
(1)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执行满2年才可以减刑;判处5-10年有期徒刑的,执行满1年半就可以减刑。
(2)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减刑的间隔期要满1年半;判处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减刑的间隔期要满1年。
[查看详情]410人看过 1个回答
-
首先司法解释明确规定:
以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归单位所有的,是单位犯罪。
就算是做了刑事合规建设,如果是串通好的行为,为了公司获得利益,想以刑事合规的点缀,以“罪轻不诉”逃避依然是不可能的。
但如果经过调查发现是员工个人行为,确实与公司无关的,可能会要求加强刑事合规建设,并且做出附条件减轻处罚的决定。
[查看详情]381人看过 1个回答
-
据新华社客户端2022年6月14日报道,鉴于“天堂超市酒吧”引发聚集性疫情,北京市文旅、卫健、商务、市场监管、公安、文化执法等部门已组成联合调查组,依法对“天堂超市酒吧”立案调查,从快从严从重查处。
其中文旅、卫健、商务、市场监管、文化执法等主管部门,会依法对天堂超市酒吧的各方面经营违法行为进行监督、整改和行政处罚。
如发现涉及到刑事犯罪的,会由公安部门进行立案侦查,结合之前的涉疫案例,涉及疫情防控方面的刑事犯罪主要有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认定为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妨害传染病防治罪也可以为单位犯罪,将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查看详情]346人看过 1个回答
-
这事可大可小,往小了说属于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政处罚拘留个十天半个月。
往大了说属于招摇撞骗罪,面临刑事处罚3年以下,严重的会处3年以上,10年以下。
337人看过 1个回答
-
不同的公司因为业务模式不同,性质不同,所以做得合规建设也不尽相同。
但是一般大体来说,刑事合规主要帮助企业建立公司规章制度,避免管理漏洞,培养整体的合规意识,以下是一些相关内容。
1、建立公司风控制度
2、设计商业模式
[查看详情]333人看过 1个回答
-
我国合规监管一般有3种模式
1、检察院进行监管模式,检察院会制定合规计划进行监督考察。
2、委托行政机关进行监管,宁波曾经作为典型案例。
当时宁波检察院出台了《关于建立涉罪企业合规考察制度》,由行政部门参与合规监督考察。
[查看详情]322人看过 1个回答
-
目前刑事合规在我国还属于一个热门话题,但是市场开发不足,概念并不是所有人多那么了解。
给你举个简单的真实案例:
某知名上市公司涉嫌贿赂案,由于公司项目责任人,为了业务便利,向当地行政机关进行行贿,最后被查,公司被指控涉嫌单位行贿罪。
在此之前公司已经进行过刑事合规整改,制定了相对完善细致的刑事合规体系。
[查看详情]322人看过 1个回答
-
宽大处理的前提是:
当企业涉嫌刑事犯罪的时候,会根据具体情况,依法宽大处理,但并不是不追究其责任。
一般民营企业的领导人属于企业灵魂,标志性人物,很多权利集于一身,在涉嫌犯罪过程中,如果采取“捕、诉、羁押”可能导致企业停产、停工甚至倒闭。
如果企业做了刑事合规的建设工作,并且出事后认罪、认罚,很可能对企业做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宽大处理。
[查看详情]304人看过 1个回答
-
2022年7月28日,据上海市纪委监委驻市高级法院纪检监察组、虹口区纪委监委消息: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法院副院长唐敏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至于你问的具体原因,目前并未公布。
296人看过 1个回答

- 公司解散时,股东是否需要补足认缴的注册资本?
- 宿舍里一起喝酒,有一个喝多了把我砍了六刀,缝针打石膏,当时没报警。现在...
- 2人比扳手腕1人骨折索赔9.9万,为什么法院不予支持索赔?
- 我住在楼上,卫生间漏水,把楼下给淹了,但对方讹我一万元,我估算一下也就...
- 将别人的QQ号、微信号、手机号发到各种相亲群里,造成了比较严重的骚扰,...
- 未成年充值游戏怎么能有效的追回?
- 胡鑫宇失踪为什么一直不能立案?
- 法院强制执行六年了,找不到人并且名下没有资产只知道他家是沈阳的怎么办
- 结婚一年,房不是我的,车婚后买的,当时说是彩礼但是我老公写了他的名字,...
- 关于招聘未成年人去干活,就是传媒公司 招聘女孩子去酒吧 KTV上班的,...